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33684-2017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探二维、三维资料解释基础工作、解释规程、解释质量检查及解释

成果提交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探二维、三维资料解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 5615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方里网 kilometer grid

在地图上按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一定纵横间距划分的格网。

3.2

标准层 key bed marker bed

岩性、电性特征明显,分布广泛、易区别于上下邻层的稳定沉积岩层,
一般为化石层、油页岩、石灰
岩、泥灰岩、黑色泥岩、页岩以及这些稳定沉积岩层的组合。在地震剖面上具有明显的、易于辨识对比的

特征反射(层),并在一个探区内大面积存在。

3.3

地质异常体 geological anomalous body

在成分、结构、构造或成因序次上与周围环境有着明显差异的地质体或地质体组合。

3.4

时间构造图 time structure map

以双程地震旅行时表示的构造图。

4 基础工作

4.1 收集基础资料

4.1.1 基础资料一般要求

各项基础资料应是正式成果,中间成果仅作参考,应用时应注明。

4.1.2 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所需基础资料

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所需基础资料宜包括:

GB/T 33684—2017

a) 地质、重力、磁力、电法、化探、放射性等资料;

b) 地形图、地质图、地貌图;

c) 钻井、测井、试油、试采、分析化验等资料;

d)
按项目要求收集表层结构及静校正资料、高程、水深、低降速带、基准面高程等资料;

e) 地震测线位置图、测量成果、交点桩号、井位坐标及井轨迹资料等;

f) 地震资料处理形成的速度数据,地震测井、VSP 资料及其他各种速度资料;

g) 用于解释的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及处理参数等;

h) 卫星照片资料及遥感资料;

i) 前人研究成果、报告、图件等。

4.1.3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所需基础资料

除收集4.1.2中规定的基础资料外,还需收集:

a) 三维工区边框坐标数据;

b) CMP 面元覆盖次数图。

4.2 整理、检查基础资料

4.2.1 检查地震资料的极性

根据处理报告、道头字等资料确定地震资料的极性。

4.2.2 手工解释 维地震测线位置图

整理、检查的内容和要求为:

a) 应采用胶片或塑料薄膜作底图;

b)
测线位置图上应正确标注方里网、测线号、测线起止点桩号、井号、主要地名和地物;

c) 方里网、测线起止点与拐点、井位等在平面图上的位置误差小于0.5 mm;

d) 测线交点在平面图上的位置误差小于0.5 mm;

e) 测线位置图上应有整桩号,以10 mm 或20 mm
分格,在图面上位置误差小于0.5 mm;

f)
测线分格后的累计长度应与测线总长度一致,在图面上表示的位置累计误差小于1
mm。

4.2.3 手工解释——时间剖面

整理、检查的内容和要求为:

a) 二维时间剖面上应注明交点位置及相交测线号、桩号(或 CMP)
位置,误差小于半个 CMP 距离;

b)
在时间剖面上应标注有关井的位置、钻井地质分层、完钻井深及投影距离,井的投影距离位置
误差小于半个CMP 距离。

对于山地地震资料,在时间剖面上,应标注测线穿过地层出露区的地质界线、地层产状及出露断层

位置。

4.2.4 人机联作解释

4.2.4.1 加载前资料整理、检查内容和要求

整理、检查的内容和要求为:

a) 二维解释工区应整理、检查的内容

1) 二维工区的坐标范围;

GB/T 33684—2017

2) 每条测线的起点、拐点、终点坐标及对应的CMP 号 ;

3) 当地表起伏较大时,应检查每条测线的地表高程、基准面高程及静校正量;

4)
地震测线总条数,每条测线的测线号、总道数、道间距、道增量、起点和终点的道号以及不
少于两个点的炮道对应关系;

5)
每条测线的数据类型、记录格式、采样间隔、第一个采样点的时间、记录长度;

6) 地震数据的盘号、测线条数、测线号及排列顺序、总盘数。

b) 三维解释工区应整理、检查的内容

1) 三维工区边界拐点的坐标及对应的CMP 号 ;

2) 地表高程、基准面高程和基准面静校正量资料;

3)
测线的最大和最小线号、测线条数,线号增量及每条纵测线方向上最大和最小
CMP 号 、 道号增量,线间距、道间距,线道显示方向;

4) 地震数据的类型、记录格式、采样间隔、第一个采样点的时间、记录长度;

5) 每盘数据的盘号、起止线号及总盘数。

c) 钻井资料应整理、检查的内容

1) 井号、井类型、井位坐标、补心高度及补心海拔高度;

2) 井轨迹资料;

3) 钻井地质分层数据。

d) 测井资料应整理、检查的内容

1)
测井时间、测井数据的类型(原始带、处理成果带、测井曲线数字化的数据);

2)
原始数据记录的内容、井号、井深范围、记录格式、曲线名称、深度与幅度单位、深度采样
间隔。

4.2.4.2 加载后资料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检查的内容和要求为:

a) 地震测线位置底图应检查的内容

1)
二维工区:核对输入的炮道关系等原始数据与原始资料提供的数据,检查井位与测线的位
置关系是否正确;

2)
三维工区:工区建立后计算的线、道号与实际工区是否一致;井位与测线的位置关系是否
正确。

b) 剖面及井资料应检查的内容

1)
检查起止炮道号、道数、剖面长度、反射特征、反射时间、不正常道的位置、测线交点是否
正确;

2)
检查井号、井轨迹、曲线名称是否正确;深时转换后的测井曲线数据应齐全,井曲线与钻
井地质分层、地震反射特征应有正确的对应关系。

4.3 地震反射地质层位标定

4.3.1 使用资料及要求

4.3.1.1
用于标定的地震剖面应为信噪比相对较高的井旁时间偏移剖面,并已经过相位校正,使子波相
位接近零相位;了解地震剖面的极性、处理流程、处理参数及显示方式等。

4.3.1.2 使用平均速度、层速度及相关资料。

4.3.1.3
使用地表或海底高程、基准面、低降速带表层调查数据及相关资料。

4.3.1.4
使用钻井地质分层数据及测井资料。包括钻井地质综合柱状图及地质分层数据、综合测井曲

GB/T 33684—2017

线、完井报告、地震测井成果。

4.3.1.5
了解工区内各地层岩性情况、层速度情况,应结合井径曲线、钻时曲线等查对各测井曲线有无
异常,对各测井曲线进行环境校正。

4.3.1.6 使用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包括速度资料(深度-时间、深度-平均速度、深度-层速度)、下
行波剖面、上行波(时移校正)正常极性、反正常极性剖面、走廊叠加正常极性、反正常极性剖面;当
VSP
资料与标定的地震剖面使用的震源及仪器不一致时,应考虑震源和仪器对子波频率和相位的影响所引
起两种剖面的时差。

4.3.2 地震反射地质层位标定的方法

4.3.2.1
利用合成地震记录对地震反射地质层位进行标定

利用合成地震记录对地震反射地质层位进行标定包括:

a)
选取地震子波,地震子波的频谱特征应与标定的地震剖面的频谱特征基本一致;

b)
使用声波、密度测井资料制作正常极性、反正常极性、不同主频子波的合成地震记录;

c) 合成地震记录的极性应与地震剖面的极性一致;

d) 合成地震记录与地震剖面的时间零线应一致;

e) 利用合成地震记录及钻井地质分层对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进行地质标定。

4.3.2.2 利用零井源距 VSP
资料对地震反射地质层位进行标定

利用零井源距 VSP 资料对地震反射地质层位进行标定包括:

a) 对 VSP
资料进行低降速带表层校正、基准面校正、高程校正等,并应考虑采集仪器系统时差校
正,使 VSP 资料与时间剖面上的零线一致;

b) 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界面 VSP
剖面上的上行反射波应与地震剖面上反射波极性一致;

c) 通过零井源距 VSP
直达波与上行波的交点确定钻井地质分层的反射时间,进而对地震剖面上
的反射进行地质层位标定。

4.4 地震反射层位命名

4.4.1 地震反射层位的界定

系、统、组、段的地震反射层定为相应地质层段底界面的反射。

油(气)层的地震反射层定为相应地质层段顶界面的反射。

4.4.2 地震地质层位代号确定原则

4.4.2.1 地震反射层地震地质层位代号标识原则

地震反射层地震地质层位代号标识为 T, 其中:

a— 系或统的地层代号;

b—— 组名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小写);

c——段序号或上、中、下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小写)或段名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小写);

d—— 油(气)层序号。

4.4.2.2 系、统的地震地质层位代号

系、统的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在 T
的下标位置加相应的系或者统的地层代号,系、统的地层代号

参见附录 A。

GB/T 33684—2017

1:侏罗系底界面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 T。

示例2: 中侏罗统底界面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 Tj2。

4.4.2.3 组的地震地质层位代号

组的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在T
下标位置所属系(统)的地层代号后加组名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小写)。

示例1: 中侏罗统三间房组底界面地震反射层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T2s;

示例2: 渐新统沙河街组底界面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Tes;

示例3: 始新统新沟咀组底界面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TE₂x。

4.4.2.4 段的地震地质层位代号

段的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在T
的上标位置,加所示段的序数或上、中、下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小写)。

1:渐新统沙河街组一段底界面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 TL;

示例2: 始新统新沟咀组下段底界面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T2x。

4.4.2.5 **油(气
油(气)层的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在所属组(段)地震地质层位代号的上标之后加所示油(气)层的

序号。

1:中侏罗统三间房组二油组顶界面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
Tj₂;

示例2: 渐新统沙河街组一段二油组顶界面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 TE²;

示例3: 始新统新沟咀组下段一油组顶界面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 T 。

4.4.2.6 基底面的地震地质层位代号

基底面的地震地质层位代号为Tg。

4.4.2.7
特殊地质界面的地震反射层地震地质层位代号

用上述界面无法表示的其他地质界面的地震地质层位代号,可按上述原则自行确定。

4.5 速度分析与检查

4.5.1 利用声波测井、VSP
资料、地震测井、速度谱及岩芯测试等资料,提取各地质层位不同岩性段的
层速度。

4.5.2
研究层速度、平均速度在横向上的变化规律,以满足各种解释工作的需要。

4.5.3
应用各种速度信息,分析、综合、提取适合于时间构造图时深转换的平均速度。

4.5.4
速度场的分析、检查包括根据地质规律分析速度场的变化趋势是否可靠、合理,利用井资料(包
括声波测井、地震测井、VSP) 对速度场进行分析、检查。

4.6 地震反射层位品质评价

根据作图需要,分层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三级:

a) 一级:地震反射波组清晰,能够可靠对比追踪;

b) 二级:地震反射波组可识别对比;

c) 三级:地震反射波组难以追踪对比。

4.7 解释成果图件符号

解释成果图件符号按 SY/T 5615 执行。

GB/T 33684—2017

5 二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5.1 基干剖面确定

在研究区内选取一定数量的测线作为基干剖面进行解释,基干剖面应过关键井、主要构造并形成

网络。

5.2 地震波组的对比解释

5.2.1 水平叠加剖面和偏移剖面相互参照进行反射波组对比解释。

5.2.2
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应识别出绕射波、断面波、侧面波、回转波、多次波及其他各种性质的地
震波。

5.2.3 识别不整合面、超覆点、尖灭点及异常体。

5.2.4
运用波的动力学及运动学特征,以目的层为重点,兼顾浅、中、深层标准层的对比解释。

5.2.5 应做好水平叠加剖面上层位交点的闭合标记。

5.2.6
用偏移剖面解释时,以水平叠加剖面交点闭合为基础;偏移剖面地震反射层的相位应与水平叠
加剖面一致。

5.3 断层解释

5.3.1
在水平叠加剖面和偏移剖面上,根据反射层的断层识别标志确定正断层或逆断层。

5.3.2 在剖面上,断层上、下两盘的断点位置应有明确的标记。

5.3.3 断层平面和空间组合应合理,并符合地质规律。

5.3.4 断层在平面上的分布及控制可分三级,即:
一级断层(控制盆地、坳陷或凹陷边界的断层)、二级
断层(控制二级构造带发育和形成的断层)、三级断层(控制局部断块、圈闭、高点的断层以及零星分布的
断层)。

5.4 人机联作解释

5.4.1 人机联作解释系统显示功能与解释功能的使用

利用人机联作解释系统特有的显示功能与解释功能,按5.2、5.3对层位、断层及地质异常体进行合

理的解释。

5.4.2 人机联作解释系统处理功能的使用

人机联作解释系统处理功能的使用主要包括:

a) 可利用解释系统的处理功能,改善目的层段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

b) 以过井剖面为基准,在目标区可进行地震资料属性的一致性处理;

c) 在解释中宜参考使用有针对性的属性剖面。

5.5 时间构造图编制

5.5.1 比例尺的确定

时间构造图的比例尺应根据测网密度(或勘探程度)和地质任务确定。

5.5.2 偏移剖面编图

用偏移剖面编图时,以主测线数据为主,参考联络测线数据勾绘时间构造图。

GB/T 33684—2017

5.5.3 时间读数标注

读数标注要求为:

a)
测线交点、断点、超覆点、剥蚀点、尖灭点、产状突变点及整桩号分格处应标注读数;在构造关键
部位,应适当加密读数;

b) 时间读数应标注在测线分格线右侧,且垂直于测线,读数误差小于5 ms,
不可靠反射层及换算 层数据应加括号。

5.5.4 断点符号和断点的平面组合

断点符号和断点的平面组合要求为:

a)
断点标记应垂直测线,不可靠断点应注明,不同级别的断层应用粗细不同的断层线表示,不可
靠断层应用虚线表示;

b) 时间构造图上的断点位置与时间剖面上的断点位置误差小于1 mm;
上、下盘应标明掉向;

c) 断层平面和空间组合应合理,并符合地质规律;

d)
大比例尺编图时,断层应用双线表示。断层上升盘为细实线,正断层下降盘为粗实线,逆断层
下降盘为粗虚线。正断层掉向在粗实线上标注,逆断层掉向在粗虚线上标注,断面倾向在细实
线上标注。

5.5.5 等值线勾绘

等值线勾绘要求为:

a)
等值线线距应视作图比例尺、勘探目标及地层倾角大小而定,应大于测线交点平均闭合差的三
倍,同一张图应用相同等值线线距;在特殊部位可加密等值线,以点划线表示;

b)
等值线的勾绘既要充分依据实际资料,又要符合地质规律,等值线偏离数据的位置应小于等
值线线距的三分之一;

c) 不可靠等值线用虚线表示;

d)
逆断层下降盘逆掩部分等值线用虚线表示,上升盘等值线用实线表示;小比例尺编图时,断层
可采用单线表示;

e) 断层上、下盘的等值线应与断层掉向及落差符合。

5.5.6 各种地质现象的标注

各种地质现象,如超覆、削蚀、尖灭等符号应标注正确,平面图与剖面图位置误差小于1
mm。

5.5.7 人机联作解释系统勾绘间构造图

对人机联作解释系统勾绘的时间构造图可适当的修饰,但对等值线的修改幅度应小于等值线间距

的三分之一。

5.5.8 时间构造图等值线

时间构造图等值线应匀称、圆滑,构造轴线走向应符合区域构造走向规律。

5.5.9 时间构造图图式

5.5.9.1 图式包括以下要求:

a) 根据研究区域的轮廓及图框内充满程度,图框形状应采用长方形或正方形;

GB/T 33684—2017

b)
图件方位规定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因图面所限采用其他方位时,应注明正北方位;在图
框注记经纬度或直角坐标网;

c)
制图比例尺应与有关技术标准及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比例尺一致;采用直线比例尺,其摆放位
置可据图名位置确定;图名在图件上方图框外中间位置,直线比例尺应放在图件下方的图框
外;图名在图框内,直线比例尺应放在图名的下方;在责任表中应注明数字比例尺;

d) 图例、说明和责任表应编制在图框内右下角或左下角;

e)
责任表格式见表1;一张图有两幅以上时,每幅图右下角应标有图签,图签格式见表2;

1 责任表格式 (单位标志)

(单位名称)

(图名)

拟编

顺序号

审核

图号

绘制

比例尺

技术负责

日期

单位负责

资料来源

2 图签格式

(图名)

图号

顺序号

f)
按需要注记地名和地物,包括主要的铁路、公路、河流、湖泊、海洋和大型工程建筑等;对比例尺
1:100000或小于1:100000的图件应注记县级以上地名;对1:50000或大于1:50000
的图件应注记乡(镇)和部分行政村地名(居民点稠密地区抽稀)。

5.5.9.2
图件名称为“××地区××地震反射层时间构造图",应在图名下方括弧内注明"相当××界
(系、统、组、段)顶(底)面"。

5.5.9.3 包括解释使用的全部地震测线。

5.5.9.4 标明钻达该层位的探井位置、井号及斜井轨迹。

5.6 构造图(深度图)编制

5.6.1 比例尺的确定

构造图(深度图)的比例尺应与时间构造图比例尺一致。

5.6.2 空间校正

空间校正要求为:

a)
根据所使用的地震资料类型(水平叠加或偏移)、速度变化规律选取适当的空间校正方法;

b)
对空间校正点的要求为:空间校正点应在等值线上,校正点的密度应根据构造形态决定,在高
点、凹点、断点处,校正点应适当加密;空间校正点的偏移矢量应垂直等值线并指向上倾方向;
对使用偏移剖面所做的时间构造图进行空间校正时,应按垂直于主测线方向的等值线距计算
偏移量,偏移矢量应垂直于主测线并指向上倾方向;偏移矢量长度位置误差小于1
mm。

GB/T 33684—2017

5.6.3 等值线、断层等绘制

等值线、断层等绘制要求为:

a) 等高线(等深线)线距视作图比例尺及地层倾角大小而定;

b)
等高线(等深线)、断层及各种地质现象的勾绘要求和表示方法与时间构造图相同;

c)
断层性质不发生变化时,同一条断层在各层构造图(深度图)上位置叠合应不相交。

5.6.4 其他

构造图(深度图)编制的其他要求为:

a) 构造图(深度图)、时间构造图应与时间剖面的解释相符。

b) 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叠前深度偏移剖面对构造图(深度图)进行修正。

c) 在有倾角测井资料的地区,可参考使用倾角测井资料修正构造图。

5.6.5 构造图图式

5.6.5.1 图式要求执行5.5.9.1。

5.6.5.2
名称为“××地区××地震反射层构造图",应在图名下方括弧内注明"相当于××界(系、统、
组、段)顶(底)界面"。对区域角度不整合面图件,应在括弧内注明"相当××侵蚀面或基岩面"。

5.6.5.3
标明钻达该层位的探井位置、井号、斜井轨迹及深度(从编图基准面起算)和油气显示情况。

5.6.5.4 图件说明中应注明相应作图方法。

6 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6.1 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程序

6.1.1 建立基干剖面网络,进行初步解释

建立基干剖面网络,进行初步解释的要求为:

a)
通过三维数据体浏览、层位标定,选择连井剖面及控制性典型剖面,建立基干剖面网络;

b)
通过基干剖面结合相干体等属性时间切片,了解各目的层和各岩性段的反射特征、资料品质;
了解主断层落差变化、分布及延伸方向;

c)
了解各目的层的构造形态、高点位置、断块特征、构造复杂程度、构造带的初步特征及控制
因素;

d) 确定解释方案,编制目的层的构造纲要图和断裂系统图。

6.1.2 解释要求

6.1.2.1 基干剖面解释

通过基干剖面,确定目的层及主要岩性段,进行对比和解释工作。

6.1.2.2 纵、横剖面解释

剖面解释要求为:

a)
在层位追踪时,同一作图层位相位(或极性)应一致,层位追踪应考虑地层厚度变化、波组特征
变化及上、下反射层接触关系;

b)
主要岩性段对比中,应掌握各岩性段反射特征在横向上的变化,必要时参照属性剖面进行

GB/T 33684—2017

解释;

c) 在主要构造部位,纵剖面使用率应大于1/4,横剖面的使用率应大于1/8;

d) 不漏掉落差大于半个相位的断层。

6.1.2.3 切片的分析和应用

切片分析和应用的要求为:

a)
识别断层、背斜、断块高点及岩性变化等各种地质现象在时间切片上的显示特征;

b)
用时间切片对层位及断层解释的合理性进行检查时,应与纵、横向垂直剖面上所追踪的相位
一致。

6.1.2.4 三维地震资料体解释

可利用三维可视化解释功能进行断层、层位的体解释。

6.1.3 解释内容的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

a) 应使用任意方向线,检查圈闭、断层的落实程度;

b) 对高点位置、面积、幅度进行检查;

c)
对所有探井的层位对比、解释精度(钻探深度、井中钻遇断层位置、落差、断层倾角等)进行
检查;

d)
对主断裂、次一级断裂、小断层进行检查,在不同方向的剖面上,同一断层面应闭合。

6.2 时间构造图编制

时间构造图编制要求为:

a) 不应漏掉幅度大于10 ms、面积大于0.2 km² 的构造圈闭;

b) 断层在平面上的组合应与时间切片上显示的组合特征一致;

c) 不应漏掉延伸长度大于10个地震道的断层;

d)
逆断层下降盘逆掩部分等值线用虚线表示或上、下盘分别编图,上升盘等值线用实线表示;

e)
对人机联作解释系统做出的时间构造图可适当修饰,对等值线的修改幅度应小于等值线间距
的三分之一。

6.3 构造图(深度图)编制

构造图(深度图)编制要求为:

a) 宜利用空变速度场对时间构造图进行时深转换,编制构造图(深度图);

b) 断层的级别、断层延伸长度、断层组合、掉向应与时间构造图一致;

c) 等值线勾绘合理、符合地质规律;

d) 不应漏掉幅度大于15 m、面积大于0.2 km² 的构造圈闭。

6.4 作图比例尺

作图比例尺根据地质任务要求而定:

比例尺以1:10000或1:25000为宜;构造图(深度图)的等值线间隔根据地层倾角大小及地质任
务要求而定。1:10000比例尺的构造图(深度图)等值线间隔以10 m~25m
为宜;1:25000 比例尺

的构造图(深度图)等值线间隔以25 m~50 m 为宜。

GB/T 33684—2017

6.5
时间构造图、构造图(深度图)的可靠程度

可靠程度分为可靠、不可靠两种:

a) 凡编图层位资料品质评价为一级、二级的属可靠级,等值线用实线表示;

b) 凡编图层位资料品质评价为三级的属不可靠级,等值线用虚线表示。

6.6 时间构造图、构造图(深度图)的断层、等值线表示方法

时间构造图、构造图(深度图)的断层、等值线表示方法执行5.6。

6.7 时间构造图、构造图(深度图)图式

时间构造图、构造图(深度图)图式执行5.5.9、5.6.5。

7 地震资料地质解释合理性确认

7.1 地震地质层位解释方案

地震地质层位解释方案确认的内容为:

a)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正确;

b) 不同断块、同一层位的解释相位一致;

c) 不整合面解释合理;

d) 地质异常体界面解释合理。

7.2 断层性质、断层在平面及剖面上的展布特征

断层性质及展布特征确认的内容为:

a) 断层性质解释合理;

b) 断层对构造的控制作用解释合理;

c) 断层的断开层位、落差解释合理;

d) 断层的相交、切割关系合理;

e) 断层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合理。

7.3 构造特征及分布规律

构造特征及分布规律确认的内容为:

a) 构造的落实程度;

b)
构造的形态、轴向、高点在平面上的展布符合地质规律;构造与控制断层的关系合理;

c) 深、浅层构造高点的继承性或高点位置的平面变化符合地质规律。

8 构造图(深度图)与钻井符合性检验

8.1 检验项目

构造图(深度图)与钻井符合性检验项目包括深度检验、构造形态检验、断层检验、单井检验及钻井

综合检验。

8.2 检验对象

检验对象为构造图(深度图),不包括地震剖面无地震反射同相轴和解释换算的界面、钻井不能准确

GB/T 33684—2017

分出地质界面区域的地震勘探构造成果。

8.3 检验指标

8.3.1 深度检验

8.3.1.1 深度相对误差计算见式(1

style="width:2.7999in;height:0.66in" />

……………………

(1)

式 中 :

k — 深度相对误差,用百分数表示;

— 经井斜校正后的实钻深度,单位为米(m);

h 。— 地震深度(钻井补心面至反射界面间的距离),单位为米(m)。

8.3.1.2 不同情况下的深度检验指标见表3。

表 3 深度相对误差参照表

地区

无井区的二维

地震成果

每100 km²不到1口井

每100 km²有2口井及以上

无VSP、地震测井或

声波测井的二维地

震成果

有VSP、地震测井或 声波测井的二维或

三维地震成果

有VSP、地震测井或声波测

井的三维地震成果

山区高陡复杂构造

≤5%

≤4.5%

≤3%

≤2.5%

平原及其他地区

≤4%

≤3%

≤2%

≤1.5%

8.3.2 构造形态检验

地震勘探构造的相对高低关系与钻井
一致或当地震深度差(平均)值小于1/2等值线距时为符合,

反之为不符合。

8.3.3 断层检验

断层检验指标为:

a)
对于二维地震勘探,作图反射层大于1个相位落差的断层,经钻井证实者为符合,反之为不
符合;

b)
对于三维地震勘探,作图反射层大于1/2个相位落差的断层,经钻井证实者为符合,反之为不
符合。

8.4 检验结果

8.4.1 单井检验

单井检验指标为:

a)
钻探主要目的层界面全部符合,所有作图地震反射层界面深度与钻井深度符合率达到70%,
为单井深度符合;

b)
钻探主要目的层界面全部符合,所有作图地震反射层界面的断层与钻井的断层符合率达到
70%,为单井检验符合。

GB/T 33684—2017

8.4.2 钻井综合检验

8.4.2.1 综合检验的计算见式(2

style="width:3.03339in;height:0.63338in" /> …………………… (2)

式中:

η -—检验井综合检验符合率,用百分数表示;

a。——检验井各反射层深度检验符合层点总数;

a 检验井各反射层深度检验层点总数;

bo— 检验井各反射层构造形态检验符合层点总数;

b — 检验井各反射层构造形态检验层点总数;

co—— 检验井各反射层断层检验符合层点总数;

c — 检验井各反射层断层检验层点总数。

8.4.2.2
地震反射层深度、构造、断层三项检验内容符合数据不低于总数的70%者为符合。

8.4.2.3
地震勘探构造成果钻井符合性检验登记表格式参见附录 B。

9 层序地层解释

9.1 层序地层研究内容

层序地层研究内容包括:

a) 建立等时地层格架;

b) 确定岩性地层界线与层序地层界线的关系;

c) 研究盆地(凹陷)内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规律;

d) 恢复盆地(凹陷)主要沉积时期的古沉积环境;

e) 对地震反射异常进行解释;

f)
对目的层段储层物性及横向变化、非构造圈闭的分布及含油气性等进行预测;

g) 为盆地、区带的油气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9.2 资料准备

资料准备包括:

a)
选择若干条穿越盆地(凹陷)不同沉积相带并延伸至盆地边缘的基干地震剖面,剖面应过较多
的参数井或探井,宜与地质露头剖面相连;

b) 具有代表性的参数井和探井的钻井和测井资料、周边露头资料;

c) 古生物资料、同位素资料、地球化学等资料;

d) 区域沉积及构造资料。

9.3 层序和体系域解释

9.3.1 钻井和测井资料层序地层解释

钻井和测井资料层序地层解释包括:

a)
利用测井曲线、岩性特征及古生物信息进行单井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初次海(湖)泛面、最大海
(湖)泛面和不整合面;

b) 识别准层序、分析准层序组合方式;

GB/T 33684—2017

c) 确定层序、体系域等地层单元;

d) 不整合面特征分析;

e) 判别层序类型(I 类层序,Ⅱ类层序);

f) 沉积相分析;

g) 层序地层学解释的连井对比剖面。

9.3.2 地震资料层序地层解释

地震资料层序地层解释包括:

a) 识别地震剖面中各种地震反射终止方式(如削截、顶超、上超、下超等);

b) 解释不整合面、初次海(湖)泛面、最大海(湖)泛面;

c) 确定层序、体系域等地层单元;

d) 划分地震相

9.3.3 综合层序地层分析

综合层序地层分析包括:

a) 对比分析露头层序、钻井层序、地震层序划分的合理性;

b) 建立层序地层格架;

c) 建立层序解释的地震剖面控制网、连井剖面控制网;

d) 以体系域(或层序)为单元的地震相分析;

e) 结合钻井资料,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

9.4 目的层段沉积微相研究

9.4.1 单井划相

单井划相的要求为:

a) 以钻井取芯资料为基础,综合相应的录井资料,进行微相划分;

b)
对同一地区、同一层段多口井岩芯和录井资料分析,建立目的层段单井相剖面及沉积微相
模式;

c)
将单井相剖面及沉积微相模式中的岩性、岩相组合等特征与相应层段的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对
比,建立对应关系;

d) 分析测井曲线形态以及纵向组合和平面分布特征,判定沉积微相分布。

9.4.2 沉积微相研究

沉积微相研究包括:

a) 用钻井和测井资料、地震信息进行沉积微相综合预测;

b) 目的层段连井沉积微相对比图;

c) 目的层段沉积微相图。

9.5 层序地层图件

层序地层研究包括如下图件:

a) 年代地层图;

b) 区域海(湖)平面相对变化周期图;

c) 层序(体系域)层速度平面图;

GB/T 33684—2017

d) 层序(体系域)砂泥岩百分比图;

e) 层序(体系域)地层视厚度图;

f) 层序(体系域)地震相分布图;

g) 层序(体系域)沉积相(体系)图;

h) 目的层段沉积微相预测图;

i) 有利勘探区带预测图。

10 非构造圈闭解释

10.1 非构造圈闭主要类型

非构造圈闭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 地层圈闭;

b) 岩性圈闭;

c) 古潜山圈闭;

d) 复合圈闭。

10.2 资料准备

10.2.1 应使用相对保持振幅处理的地震资料。

10.2.2
层序、体系域研究成果,研究区的钻井和测井资料及区域地质研究成果。

10.2.3
解释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资料包括:地质模型及正演数据、地震反演数据体、相干体等地震属性
数据体。

10.3 非构造圈闭识别与解释要点

10.3.1 地层圈闭

地层圈闭识别与解释要点为:

a) 目的层段的标定;

b) 超覆点、尖灭点、剥蚀点准确位置的识别;

c) 圈闭顶、底板地层的岩性预测;

d) 目的层储层物性分析;

e) 油气运移途径分析。

10.3.2 岩性圈闭

岩性圈闭识别与解释要点为:

a) 岩性体标定;

b) 岩性圈闭顶、底反射的识别和追踪;

c) 岩性体成因分析;

d) 储层物性预测;

e) 围岩岩性预测;

f) 油气运移途径分析。

10.3.3 古潜山圈闭、复合圈闭

古潜山圈闭、复合圈闭参照10.3.1、10.3.2。

GB/T 33684—2017

10.4 非构造圈闭图件

非构造圈闭研究包括如下图件:

a) 圈闭所在层系的地震相、沉积相图;

b) 圈闭顶面、底面形态图;

c) 圈闭的顶、底板岩性预测图;

d) 圈闭储层厚度图;

e) 圈闭储盖组合及油源分析图;

f) 预测油藏剖面图;

g) 非构造圈闭综合评价图;

h) 完成目标地质任务所需的其他图件。

11 储层预测

11.1 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应包括:相对保持振幅处理的地震资料、VSP
资料、经过环境校正的测井资料、测井储

(油)层参数处理成果资料及解释成果资料、岩芯测定的物性参数、试油资料等。

11.2 研究内容

11.2.1 层位标定

利用合成地震记录或 VSP 资料研究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并进行储层标定。

11.2.2 正演模型的应用

利用正演模型对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研究,指导储层预测或验证其解释结果。

11.2.3 测井资料预处理及储层参数敏感性分析

地震反演前应对工区内参加反演的测井曲线进行归一化(标准化)处理,并对储层参数进行敏感性

分析。

11.2.4 叠后地震反演

根据地质任务和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反演方法进行波阻抗反演或其他参数反演,并提供相应的质

量控制图件。

11.2.5 储层几何形态描述

利用地震资料,结合测井、钻井资料对储层的空间几何形态进行描述,宜包括储层的顶面形态、底面

形态、储层厚度等。

11.2.6 叠后地震属性分析

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相对保持振幅的地震资料,提取地震属性;选择反映异常特征敏感的属性,用于

沉积相分析、储层参数预测、含油气性预测。

GB/T 33684—2017

11.2.7
叠前地震反演

11.2.7.1 地震资料分析

应对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频带宽度、道集能量进行分析。

11.2.7.2 测井资料评估与处理

评估与处理包括:

a)
对收集到的测井解释成果曲线要进行合理性评估,对不合理的资料可参考使用;

b) 反演工区内至少应一
口井有横波测井资料,其余井的横波数据用地区经验公式或岩石物理模
拟方法求取;根据岩石物理分析、模型正演的结果以及叠前地震资料,进行叠前反演的可行性
分析,指导角度叠加的角度范围。

11.2.7.3 其他

根据资料情况选取合适的叠前反演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反演质量控制图件。

11.2.8 储层物性参数预测

综合利用测井资料、岩芯分析资料、地震属性及反演成果,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储层参数作出预测。

11.2.9 储层含油气性预测

综合利用测井解释成果、试油成果、反演成果及地震属性,采用适合于目标区的预测方法对含油气

性作出预测。

11.3 主要图件

储层预测的图件包括:

a) 储层标定图;

b) 大比例尺储层(组)顶面构造图(深度图),必要时作出底面构造图(深度图);

c) 归一化处理前、后测井资料直方图;

d) 波阻抗初始模型连井剖面图;

e) 目的层储层参数平面图;

f) 储层(组)厚度图;

g) 油藏剖面(油藏模式)图;

h) 含油气范围预测图;

i) 岩石物理分析交会图(仅适用于叠前反演);

j) 目的层弹性参数平面图(仅适用于叠前反演)。

12 综合解释

12.1 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地质分析内容

12.1.1 构造特征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a) 盆地(坳陷)的性质、区域构造特征、二级构造带特征、局部圈闭特征;

b) 断层的性质、级别、空间组合,以及对沉积和构造的控制作用;

c) 研究区内构造运动的期次、特征及其影响。

GB/T 33684—2017

12.1.2 地层的分布、厚度、接触关系,地层的岩性、岩相特征。

12.1.3
使用各种地震及钻井和测井信息,预测圈闭部位的储层、盖层、底板层及其空间配置关系。

12.1.4 分析圈闭形成条件、圈闭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12.2 综合地质解释

12.2.1 一般要求

根据不同地质任务要求,在地震解释工作完成后,结合地质、钻井及其他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地

质解释。

12.2.2 工作内容

综合地质解释包括:

a) 研究构造发展史、沉积发育史及热演化史并编制相应图件;

b) 研究生、储、盖层的分布并编制相应图件;

c) 对圈闭及成藏条件进行分析。

12.3 勘探部署建议

勘探部署建议包括:

a) 井位建议;

b)
提出下一步地球物理勘探部署、资料重新处理建议及进一步解释研究的工作重点。

13 地震资料解释质量检查

地震资料解释质量检查参见附录 C。

14 成果报告编写内容

14.1 二维地震区域解释成果总结报告编写内容

14.1.1 概况

概况包括:

a) 工区位置、勘探现状、任务来源及地质任务;

b) 工区地质概况;

c) 任务完成情况和地质效果;

d) 资料采集情况,包括采集方法及参数、工作量及质量;

e) 资料处理情况,包括处理流程、质量及工作量、主要处理参数及处理效果。

14.1.2 资料解释

资料解释包括:

a) 层位确定(标定)、波组特征分析;

b) 层位及断层解释;

c) 速度分析参数的选择及使用;

d) 二级构造带及主要断层描述;

e) 地震信息的使用和分析;

GB/T 33684—2017

f) 各种图件编制方法及精度分析;

g) 石油地质综合评价;

h) 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包括;

i) 地层特征及分布;

j)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k) 烃源岩及资源量预测;

1) 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m) 二级构造带及评价;

n) 参数井(预探井)井位建议。

14.1.3 结论与建议

对本工区的技术措施和地质认识进行总结,对今后勘探部署和工作改进提出建议。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33684-2017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T-GDPAWS 24—2023 应急救援救助帐篷 厕所帐篷.pdf